工业4.0能力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助力德国中小企业发展_职业教育最新咨询-深圳招生网插图

提到德国企业,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戴姆勒-奔驰、宝马、西门子、克虏伯等著名大企业。但是,深入了解德国之后,你会发现,大量的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支柱和引擎,是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也主导着德国经济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

据统计,德国有近400万家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以上。在保障国家民生和抵御欧债危机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它们解决了近2100万人的就业问题,占德国总就业人口的79.6%,贡献了51.3%的净增加值。

德国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与德国政府长期以来将中小企业视为“市场经济的心脏和增长与就业的引擎”,并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视为“首要任务之一”是分不开的。例如,为了支持德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国家立法、战略规划、机构设置、财税政策、信贷融资、培训体系等,全面支持德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在这些扶持政策中,德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最具特色,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效仿。

1.双重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工业国家”,特别重视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为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德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德国政府高度重视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德国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比如德国,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企业家、各类技术工人以及即将成为技术工人的年轻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技能之前,至少要经过2-3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经过二战结束后几十年的发展,德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最具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双元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技能训练和相关技术知识教育为重点,同时结合职业学校非全日制(30%)专业理论和一般文化知识教育来培养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其中企业是“一元”,职校又是“一元”。这种教育体系将传统的“学徒”培养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做中学”来传授专业技能。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基于私法的职业教育合同,以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接受完整、正规的职业教育。

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欧盟、企业、工会、行业协会和私立机构共同承担。其中,职业学校的费用主要由联邦州税和地方税承担,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所有费用,包括一定的生活补贴,都由企业承担。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2007年,德国企业在每个学徒身上的平均总支出为15288欧元,其中61%用于支付学徒的工资,22%用于支付企业培训师的工资,5%用于支付场地和耗材的费用,另有12%用于其他支出。参加培训的学徒在培训过程中参与了企业的实际生产和服务,因此也带来了可观的利润。2007年,每个学徒为他们的企业带来平均11,692欧元的产值。也就是说,2007年德国企业每名学徒的平均净支出为3596欧元。

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联邦政府负责规范职业教育机构的资质和管理,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各州政府负责职业学校的内部事务,包括课程安排、教师培训等。地方政府负责职业学校的外部事务,包括修建校舍和购买教材。

具体来说,德国的双元职业教育体系是由商会或行会组织和管理的。或者由商会对参与职业培训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不同的商会或行会负责不同的培训职业。而工商业协会负责58%的职业培训,包括电工、机械师、银行职员等。手工艺行会负责30%的职业培训,包括面包师、瓦工、花匠等。还有其他公会,负责包括公共服装。

务职业在内的其他职业培训,例如,老年人护理工、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等。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始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贯穿“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等职业精神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们严谨、负责、认真的态度。正是有了这样完善而严格的职业教育制度作为支撑,德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工程师、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也为中小企业生产一流质量的产品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总体上的德国“质”造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 完善的终生岗位职业培训

除了职业教育制度,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员工的岗位职业培训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倡并支持通过终生岗位职业培训来培养和锻炼出最好的技术和最优秀的技术工人,培植德国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岗位职业培训,不仅可以极大缓解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人才短缺的问题,也能够为中小企业员工“提供保持、适应或扩展职业行动能力及职业升迁和换岗的可能性”。在德国,员工一旦正式进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就会为他们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根据个人职业规划和业绩能力而量身定制员工职业培训计划。

在为中小企业员工提供岗位技术和在职管理培训方面,培训项目门类繁多。起初,德国中小企业开展岗位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基本职业培训,诸如新进员工培训、管理培训生培训、员工适应性培训、知识技能和能力拓展性培训、员工晋升培训、换岗培训、中层及以上经理人员领导力培训等。20世纪90年代《联邦职业教育法》颁布后,终生学习的理念得到广泛倡导,更多的培训项目开始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员工职业行动能力而展开。所谓职业行动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职业、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客观思考能力,以及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的能力。具体来说,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客观限制,德国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岗位职业培训一般是依托联邦州政府资助的商会或行业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来进行。

作者 留德校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报名 点击咨询 扫码进群